更新时间:2024-12-31 04:01:11点击:
中新网昆明12月30日电 (记者 缪超)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建水,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在这里,中原文化与边地民族文化交流融汇、多元并存。
12月30日,“民歌大观”第二十九期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唱响中原与边地文化交融之美。
12月30日,“民歌大观”第二十九期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演出截图。主办方 供图
“在古街徜徉,烧豆腐飘香。你说,要一起去文庙许下心愿,走过朱家花园,逛到临安站边……”一曲优美的《建水记忆》作为本期“民歌大观”开篇曲,带领观众“走进”中国最大的地方性文庙建水文庙、历经600多年风雨仍雄镇滇南的朝阳楼、被誉为“滇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团山古村……
在建水的记忆里,不能不提紫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素有“滇南琼玉”之称,有着“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的美誉。歌曲《千年紫陶》,让观众穿越千年的风烟,一起领略建水紫陶的风华。
早在唐代,建水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包容的文化心态,荟萃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精华,并创新发展出新的特色。如洞经音乐在建水,被用来祭祀孔子;再如建水花灯作为云南花灯的一个支派,是汉族花灯与彝族民歌水乳交融的结果。
走进建水,当地人说方言就像“唱歌”。这是汉彝两种语言融合的结果。最早居住在建水的民族是彝族、哈尼族和傣族。明朝初年,汉族大量进入建水,汉族方言与彝族白话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融合,造就出建水方言歌唱性的特点。
12月30日,“民歌大观”第二十九期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演出截图。主办方 供图
如今,人们来到建水,游七寺八庙,听民歌小调。以方言为基础的建水小调,已经有600多年历史,深受彝族四大腔影响,分为爱情、诉苦、劳动、故事、生活、猜拳、杂弦等七大类型,至今仍在传唱的小调就有68首、杂弦调26首。
本期民歌大观,民族民间艺术家们联袂献上彝族花灯《编花调》《补缸调》《石榴开花红彤彤》,唱跳烟盒舞《六穿花》《青菜青》,说唱建水方言歌曲《尼基点儿》,以及《西乡坝子一窝雀》《米轨时光》《建水等你唻啯哩》《遇见建水》等经典歌曲,为观众带来一场建水小调的盛宴。
“民歌大观”云南民歌展演系列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主办,旨在通过向海内外受众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打造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推广民族文化的知名品牌和跨国文化交流推广的优质载体,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自2022年推出至今,全网播放量已逾4.25亿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