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04 03:34:59点击:
一面高10米的巨大弧形LED屏幕前,延伸出一个半圆形的舞台,上面铺着人造雪,布置着几处假石头、假树。演员在台上表演,其身后的LED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逼真的山峦、云层等远景。当摄影机将这“半真半假”的场景拍摄下来,从导演的监视器里,直接就能看到演员在群山之巅活动的画面,效果十分逼真。
这是剧集《师兄太稳健》的虚拟拍摄现场。日前,本报记者走进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产业园,探访了虚拟拍摄技术的前沿应用场景。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虚拟拍摄是一种新兴的影视拍摄技术,即允许导演和摄影师在电脑创建的虚拟场景中进行拍摄,打破了传统影视拍摄中现实搭景和后期制作的虚实边界。
由优酷出品的剧作《师兄太稳健》中,使用虚拟拍摄的场景达到19个,占全剧场景的近40%。
“虚拟拍摄技术的应用,对这部剧的制作来说是‘雪中送炭’。”该剧总制片人王平告诉记者,这是一部改编自小说的仙侠喜剧,其中有很多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包括雪山、天宫、龙宫等。虚拟拍摄技术的引入,节约了拍摄中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
“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雪山场景,如果搭建一个600平方米的实景,要用到约15吨的硫酸镁人造雪,但有了虚拟拍摄技术,我们只需在LED屏幕前铺2吨左右的人造雪,就可以满足拍摄需求了。再比如剧情中的凌霄殿天宫,如果全部通过搭景来解决,得出动上百位木匠、瓦匠,用上几百立方米的木材,但现在,我们只需做两根前景的宫殿柱子就可以了,整个场景的置景费至少节约了50万元。”王平说。
将后期视效制作流程前移,是虚拟拍摄的另一大优势。
在传统影视拍摄中,如果有需要做视觉特效的场景,一般是在摄影棚内搭建近景、后面铺满绿幕,演员在绿幕前表演。待全部内容拍摄完成后,再将素材交给后期工作人员完成视觉特效制作。但虚拟拍摄技术将绿幕变成了LED屏幕,人们在拍摄现场即可看到成片效果,“所见即所得”。
王平认为:“对演员来说,在有画面的LED屏前表演,肯定比在绿幕前表演更容易沉浸、代入。对拍摄团队来说,现场对屏幕上显示的场景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都可以随时反馈、及时调整,能让作品完成度更高。”
《师兄太稳健》在立项之初,就将虚拟拍摄技术纳入了方案。为此,阿里大文娱组建了数字化制作团队,参与到从剧本围读到前期筹备等一系列环节中,以帮助导演完成各类视觉奇观的呈现。
“我们在剧组筹备初期,就参与创意设计,判断哪些场景能用虚拟拍摄,哪些可以用后期视效,最大程度地实现创意效果和效率的平衡。”该剧数字化制作总监郎君说。
“当在拍摄现场,看见第一个虚拟场景画面出来,我知道这项技术用对了。”王平表示,“对影视行业的创作者来说,虚拟拍摄技术能极大拓宽我们的想象边界和创作边界,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我相信未来这项技术会给行业带来更大价值。”
自研算法实现虚实融合
在拍摄现场,记者看到,摄影棚里正对着LED屏幕的方向,有一个二层的透明工作间,这里就是剧组数字化制作团队工作的地方。只见6名数字影像工程师头戴耳机,时而操作眼前的电脑,时而透过玻璃窗盯着远处LED屏幕的画面动态。
郎君介绍,这些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现场的画面跟踪、屏幕控制、虚实匹配等工作。“我作为数字化制作总监,在拍摄时,会一直在现场同导演、摄影、灯光等主创人员沟通,然后将指令传达给工程师们,他们再通过电脑,操控、设置LED屏幕里显示的场景。比如对屏幕画面的某个局部进行放大、缩小,设置光影的动态变化等,以便快速调整出符合主创团队需求的背景。”
对虚拟拍摄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更好地实现“虚实融合”。该如何让LED屏幕里的场景与现实场景贴合在一起?如何让演员的表演与背景的运动同步?这都要依赖背后的“虚实匹配”算法来解决。
“虚拟拍摄的设备硬件,除了大型LED显示阵列,还包括跟踪系统,可以实时定位摄影机的位置角度、移动速度和姿态;以及渲染系统和校准系统,最终通过算法达到虚实融合的效果。”郎君指出,虚实融合的核心,是要求屏幕内和屏幕外的场景做到时间、空间、颜色3个指标的对齐。
“早期的虚拟拍摄技术让观众产生冲突感、不真实感的原因,就在于难以令三者关系保持对齐一致。经过团队不断研发,我们更新迭代了视觉算法,现在已能高效完成这一任务。”郎君介绍,过去,校准一个镜头要花费2小时,但利用新的视觉算法技术,校准一个场景中的15个镜头只需20分钟,效率提升近百倍,并且对齐精度也非常高,制作出的画面不会产生“抠图感”。
LED屏幕上显示的虚拟场景,则被称为虚拟拍摄的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