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6 00:30:30点击:
最近5个交易日,A股创造了太多历史。
上证指数从2700点飞速飙升至3336点,涨幅已达22%,创业板指更是暴涨42%,其力度比2007年与2015年最疯狂的阶段都要大。
单日成交额在9月24日之前仅仅徘徊在5000亿的冰点水平,此后5个交易日每天持续攀升,到9月30日已经上升至26114亿元,一举打破了尘封了9年的巅峰记录。
这一波超级行情,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但也很发慌,担心行情很快终结。有人踏空,活在了史诗级大涨的恐惧与愤怒之中,期待国庆7天筹钱杀入市场。
那么,究竟怎么看本轮超级行情的持续性呢?
01
A股本轮行情能够有如此之强的爆发力,源于“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方面,美联储在9月开启本轮降息周期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空间打开了,不会像之前那样受到汇率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央行很快便宣布了力度很大的降准降息政策,并且定向向股票市场“放水”。
地利方面,此前A股经历了三年多持续下跌,估值一度被压缩到了极致,比2018年底、2014年底时的水平都还要低。这是本轮行情急速反弹的重要一环。
人和方面,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在9月末召开,相关定调与表述,给市场吃了定心丸。
基于此,市场情绪彻底被点燃了,出现了史诗级大涨。那么,市场对于以上多重利好计价了多少?还有那些未被计价可以持续驱动市场上行呢?这些问题都值得反思。
在我看来,要判断行情持续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最底层的定价逻辑上来,包括宏观基本面、货币政策、市场情绪等重要维度。
基本面方面,市场预期在政策组合拳之下,经济会迎来边际改善。拆分看,房地产方面,会议罕见定调“止跌企稳”,制造业本省表现不差,基建、社零消费则期待财政政策发力,出口因外需较好保持着一定韧性。
这从其他金融市场走势可以来进行相互验证。从十年期国债期货市场看,T2412从9月24日开始大幅下跌,从最高的107.135回落至105.365,也隐含地表达了经济潜在复苏的逻辑,因为经济好了,抛债券、买风险资产,债券价格就会跌。
商品市场也是同步从9月24日开启大反弹,同样反应了对于经济基本面改善的乐观预期。尤其是9月30日,文化商品指数飙升3.35%,情绪亢奋。其中,与地产相关的商品主力合约,比如螺纹钢、焦煤、焦炭、玻璃纷纷涨停。
当然,市场预期经济会改善,其实包括定价了一部分财政政策。从此前外媒传闻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增加公共预算支出,包括新增专项债和长期特别国债;第二,增加民生补助。第三,年底前完成增加地方税权,大规模减税。比如,对个人所得税标准提高至8000元门槛,满足条件的企业所得税由25%下调至20%,中小企业调整为0.5%。
财政政策发力是驱动经济走好的关键因素。该项政策有望在10月份落地,到底怎么样,是超预期,还是符合预期、乃至低于预期,对于市场的影响颇大。
货币政策方面,力度还是很大的,包括有较大规模的降准、降息,以及“5000+3000亿”的史诗级股票市场政策。
市场情绪面,已经相当之亢奋,与2015年6月牛市高峰时候差不多了。
估值面看,截止9月30日收盘,沪深300指数PE为13.26倍,处于最近十年中位数上方(12.42倍),低于上线区间的14.03倍。
中证1000最新PE为36.96倍,不及中位数的38.8倍。从估值维度看,以沪深300为首的大盘股已经回到合理估值上方,以中证1000为首的中小盘还略微被低估。接下来,估值将会是压制接下来行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在我看来,A股市场5日暴涨,对经济预期好转、货币放水等方面进行了较为乐观的定价。且上涨大趋势已经形成,要逆转当前趋势比较难。
02
A股成立以来,一共经历了8次大牛市。分别为:
1990年12月-1992年5月,牛了17个月。
1992年11月-1993年2月,牛了4个月。
1994年7月-1994年9月,牛了2个月。
1996年1月-1997年5月,牛了17个月。
1999年5月-2001年6月,牛了2年。
2005年6月-2007年10月,牛了28个月。
2008年10月-2009年8月,牛了11个月。
2014年7月-2015年6月,牛了12个月。
在1996年12月涨停板制度实施之前,因股票上市数量少以及没有涨停跌停限制,波动非常大,牛市行情对于现在的参考指导意义并不大。
有人说,本轮超级行情跟2014年那一波牛市类似。当年,经济压力不小,地产投资萎靡。迫于压力,央行开启了“大水漫灌”政策,驱动市场大幅走牛,最终化解了彼时困境。